本文目錄一覽

1,地震了的具體情況

分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 自然原因:板塊活動劇烈地帶 巖石層斷裂 形成地震 火山噴發也會誘發地震 人為原因:修筑攔水大壩(水利工程的大壩)也有可能誘發地震——只不過這種情況很少罷了!

地震了的具體情況

2,512汶川大地震損失情況

截至2008年9月,5·12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451.4億元。其中四川的損失占到總損失的91.3%,甘肅占5.8%,陜西占2.9%,其他各省的損失之和不到20億元。文物損失、檔案損失和生態環境破壞等間接損失未入統計。其中建筑物和基礎設施的損失很大,占到了總損失的七成。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損失最大,占總損失的27.4%?;A設施包括道路、橋梁和其他城市基礎設施的損失為其次,占21.9%,包括學校、醫院在內的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損失為第三,占20.4%。截至2008年9月25日,5·12汶川地震共計造成69227人遇難、17923人失蹤、374643人不同程度受傷、1993.03萬人失去住所,受災總人口達4625.6萬人。其中,四川省遇難68708人,失蹤17923人。四川除攀枝花市和宜賓市之外的19個市(州)均有人員遇難,尤其以阿壩州、綿陽市、德陽市、成都市、廣元市因災傷亡嚴重,5個市(州)人員遇難均超過4000人,其中阿壩州、綿陽市、德陽市傷亡均超過萬人。地震原因5·12汶川地震的發生及龍門山向東南方向推覆的動力來源是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碰撞及其向北的推擠,這一板塊間的相對運動導致了亞洲大陸內部大規模的構造變形,造成了青藏高原的地殼縮短、地貌隆升和向東擠出。由于青藏高原在向東北方向運動的過程中在四川盆地一帶遭到華南活動地塊的強烈阻擋,使得應力在龍門山推覆構造帶上高度積累,以至于沿映秀-北川斷裂突然發生錯動,產生8.0級強烈地震。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5·12汶川地震

512汶川大地震損失情況

3,地震情況

據中國國家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5月12日14時28分,在四川汶川縣(北緯31度,東經103.4度)發生地震,震級為7.8級,震感波及中國很多地方,重慶、山西、陜西、湖北、北京、浙江、上海、江蘇等10多個省區市都有震感。 據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民介紹,這次汶川發生地震是中國大陸內部地震,屬于淺源地震,其破壞力度較大。 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為淺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淺源地震大多發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圍內,占地震總數的70%以上,所釋放的地震能量占總釋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災害的主要制造者,對人類影響最大。 一問:為什么是汶川? 汶川縣東西寬84公里,南北長105公里,蜿蜒的岷江由縣北部入境,貫穿東部,境內河道長達88公里。這里的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部多分布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而東南部岷江出口處海拔則僅為780米。相對落差大, 地形坡度陡, 溝谷縱橫,切割強烈。西南部受制于邛崍山系,東北部為龍門山脈所控。 作為青藏高原研究專家,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二七分析說,汶川地震發生在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川西龍門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大斷裂帶上。印度洋板塊向北運動,擠壓歐亞板塊,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在隆升的同時,也同時向東運動,擠壓四川盆地。 從歷史記錄來看,盡管龍門山主體沒有發生過大地震,但它北邊的松潘在上世紀曾經發生過強震。因此,雖然龍門山地區看上去構造活動性不強,但是可能是處在應力的蓄積過程中,蓄積到了一定程度,地殼就會破裂,從而發生地震。 但王二七表示,目前對這一地震發生的機制還不清楚,不知道是由地殼的擠壓、伸展還是水平走滑造成的。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從大的方面來說,這次發生地震的四川省,位于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從地質構造上看,屬理論上的地震高發地帶。同時,汶川地震處于中國一個大地震帶——南北地震帶上。我國中部地區的中軸地震帶位于經度100度到105度之間,涉及地區包括從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屬于我國的地震密集帶。從小的方面說,汶川又在四川的松潘、龍門山地震帶上。因此,這里發生地震的幾率較高。 據介紹,松潘地震帶屬于構造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內部產生巨大的應力作用在地殼上。在地應力長期緩慢的作用下,造成地殼的巖層發生彎曲變形,直至斷裂錯動,突然釋放巨大的能量。 二問:強震30年后為何再現? 1976年8月16日和23日,在四川省北部松潘、平武之間相繼發生了兩次7.2級的強烈地震,地震有感范圍西至甘肅高臺,南至昆明,北至呼和浩特,東至長沙。 據資料記載,這些地震的震源深度均為10—20公里,極震區規模小,面積約29平方公里。極震區內破壞嚴重,磚木結構房屋大都倒塌。震時出現崩塌、滑坡。震后降雨,泥石流淹沒村莊,堵塞河道成湖泊,道路毀壞,通訊中斷。 由于松潘、平武二縣人煙稀少,森林覆蓋面積大,經濟以農業或農牧業為主,因此,地震造成的損失要小得多。據統計,死亡41人,重傷156人,輕傷600余人。 在時隔30多年后,為什么離松潘不到200公里的汶川會再次發生強烈地震呢? 據專家介紹,有一種現象叫“地震重復性”,是指歷史上發生過強烈地震的地方,具有發生強烈地震的地質構造條件,這種條件在一個較短的歷史時期內,不會發生顯著改變。 三問:成都為何受影響較??? 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中國地震局及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已連續組織多次會商,對地震趨勢進行探討。專家們普遍認為,雖然距離震中僅100多公里,但成都的安全應有保障。專家表示,從目前余震發生情況來看,是朝向北向西方向移動的,而成都則位于汶川東南方向上。 此外,這次地震發生在龍門山斷裂帶偏西的分支上,而成都并不處在這個地震斷裂帶上。這也是為什么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成都受到的破壞程度比預想的要小一些。因此,今后連續發生的余震,也應不會對成都造成太大的破壞。 據四川省地震局相關人士介紹,成都不屬于任何地震帶和地震區,成都本身基本上不會發生地震。而大成都地區每年都有地震,主要集中在龍泉、金堂等地方。因為龍泉山脈是地殼擠壓形成的,所以每年有地殼運動時都會有輕微的地震。但是因為龍泉山脈屬于一個小型山脈,地殼運動不大,每年的地震幅度都在3級及其以下,在震中附近會感覺到稍微搖晃了一下,所以一般也不會被人察覺,也不會造成財產的損失。 中國的地震帶分布 中國國家地震局1978年對中國地震區、帶作了三級劃分。其中一、二級均為地震區,分別命名為“區”和“亞區”,三級稱為“帶”。 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10個地區的30條地震帶上。 泉州—汕頭地震帶。是東南沿海地震亞區中地震活動水平最高的一條地震帶。1067年到1976年,共記錄到8級地震1次,7-7.3級地震2次,6-6.9級地震6次。 邵武—河源地震帶。東起福建崇安以北,經邵武、太寧、寧化、長汀、連城、武平入廣東。1520年到1976年共記錄到4.7級以上地震12次。 廣州—陽江地震帶。北起佛岡、清遠,南至陽江、吳川,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北東向斷裂組成,本帶地震發生在廣州、佛山、高鶴、陽江等地,最大為6.4級。 靈山地震帶。北起梧州、藤縣,南至北海、東興。1558年到1976年,共記錄到4次破壞性地震,最大震級6.7級,屬于地震頻度比較低的地震帶。 瓊雷地震帶。位于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北部的雷瓊斷陷內。1605年到1976年,共記錄到4次破壞性地震,最大震級為7.5級。 揚州—銅陵地震帶。包括江蘇東部、安徽南部和江西北部一部分,強震主要分布在長江破碎帶兩側及黃海海域。 麻城—常州地震帶。包括湖北大部和河南、安徽、湖南等省一部分,公元46年到1976年共記錄到6級以上的地震5次,最大震級6.5級。 邢臺—河間地震帶。西界為太行山前大斷裂,東界為滄東大斷裂及聊城—蘭考大斷裂,北界為涿州—寶坻斷裂帶,南界為朱仙鎮斷裂帶。是對京、津、唐地區威脅較大的地震帶。 郯城—營口地震帶。包括從宿遷至鐵嶺的遼寧、河北、山東、江蘇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區。是我國東部大陸區一條強烈地震活動帶。據記載,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級地震6次,8級以上地震1次。 許昌—淮南地震帶。北起三門峽,經洛陽、開封、徐州一線向南,南界的西段在周口拗陷南緣,東段以肥中斷裂為界。 懷來—西安地震帶。南起渭河、靈保盆地,經運城、臨汾、太原、忻定、靈丘、大同、陽原、蔚廣等盆地,最北至懷來—延慶盆地。1998年1月張北6.2級地震就在這個帶的附近。 三河—灤縣地震帶。西起北京南口,北抵寬城附近,東至秦皇島一帶,南以涿縣—寶坻斷裂為界。公元294年到1976年共記錄到4.7級以上的地震29次,最大震級為8級。 五原—呼和浩特地震帶。西起磴口,北抵五原附近,東達呼和浩特以東的河套平原地區,南到默特右旗一帶。 爐霍—康定地震帶。西起甘孜經爐霍、道孚至康定。1752年到1976年共記錄到破壞性地震32次,其中6級以上地震15次。 冕寧—西昌地震帶。北起石棉,經冕寧、西昌、會理、米易至元謀,公元前116年到1976年,共記錄到破壞性地震16次,其中6級以上地震8次。 東川—嵩明地震帶。北起巧家,南經東川、嵩明、尋甸、宜良、開遠至個舊一帶。地震活動強度較大,頻率較低。 馬邊—昭通地震帶。包括四川馬邊地區和云南昭通地區。1974年的永善7.1級大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地震活動頻度較高,多為震群性地震。 通?!恋卣饚?。包括玉溪、通海、峨山、曲江、石屏、建水等地區,1970年通海7.8級大地震就發生在此,地震活動強度較大,地震重復性高。 中甸—大理地震帶。包括中甸、麗江、鶴慶、劍川、洱源、大理、彌渡、巍山、南澗等地區,公元886年到1976年共記錄到6級以上地震16次。 西海固地震帶。包括隴中黃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區。地震活動強度大,頻度高,且具有明顯的遷移現象。 天水地震帶。包括臨夏、天水、甘南、武都等地,公元前193年到公元1976年,共記錄到破壞性地震46次,最大震級為7.5級。 松潘地震帶。包括武平、南坪、漳臘、松潘、疊溪及其以東的龍門山地區。震源深度一般較淺,烈度偏高。 銀川地震帶。包括賀蘭山、銀川盆地和卓子山,以銀川盆地為主體,地震活動強度大,但頻度較低。 民勤地震帶。東側為賀蘭山,西北側為巴音烏拉山與雅布賴山,南側為天景山等,1952年到1976年,共記錄到5級以上地震11次,最大震級為7級。 河西走廊地震帶。祁連山地區活動性最強的一條地震帶,包括整個河西走廊與祁連山北麓,地震活動強度大,頻度高。 祁連山地震帶。包括祁連山山脈主體部分。1900年到1976年,共記錄到5級以上地震25次,最大震級6.5,地震活動水平不高。 柴達木地震帶。以柴達木盆地為主體。1930年到1976年共記錄到5級以上地震17次,最大震級6.8級。 拜城—和靜地震帶。地震主要分布在庫車至輪臺一帶和烏什以北地區,震源深度10—30公里。 喀什—柯坪地震帶。包括阿克蘇、巴蘇、喀什、鴨子山一線以北至國境線以南的天山及其山前地區。1896年到1976年共記錄到破壞性地震約130次

地震情況

4,地震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的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天然地震主要是構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處巖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后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對災情進行“會診”初步形成三個結論。   一是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俯沖,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質向東緩慢流動,在高原東緣沿龍門山構造帶向東擠壓,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剛性地塊的頑強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積累,最終在龍門山北川——映秀地區突然釋放。   二是逆沖、右旋、擠壓型斷層地震。發震構造是龍門山構造帶中央斷裂帶,在擠壓應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東逆沖運動;這次地震屬于單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東遷移,致使余震向北東方向擴張;擠壓型逆沖斷層地震在主震之后,應力傳播和釋放過程比較緩慢,可能導致余震強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   三是淺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屬于深板塊邊界的效應,發生在地殼脆——韌性轉換帶,震源深度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壞性巨大。

5,地震情況怎么樣

簡單地說,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個大板塊之間互相擠壓.另外還有火山噴發引起.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天然地震主要是構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處巖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構造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噴發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了也會產生地震,如巖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隕石沖擊地面(隕石沖擊地震)等。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后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地震波發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淺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為12公里。地幔物質的熱對流。是由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能量所驅動的。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的外部表現。內部能量釋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塊運動,地質構造。地震是其中之一?!?〕在地球內部有震源,震源向外釋放能量(地震波)從而引起一定范圍內的振動.〔2〕其它地質災害或自然災害,也可以間接誘發地震.地幔物質的熱對流。是由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能量所驅動的。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的外部表現。內部能量釋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塊運動,地質構造。地震是其中之一。最后,讓我們為不幸罹難的同胞默哀,祝他們一路走好!

6,地震的具體情況

中新網6月14日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4日根據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授權發布:據民政部報告,截至14日12時,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70人遇難,374159人受傷,失蹤17428人。 據總參謀部報告,截至13日24時,搶險救災人員已累計解救和轉移1410661人。 據衛生部報告,截至14日12時,因地震受傷住院累計95654人,已出院78433人,仍有14617人住院,共救治1538555人次。 據中國地震局報告,13日12時至14日12時,汶川地震主震區監測到3.9級以下余震158次,無4級以上余震。主震區已累計監測到余震12097次。 據財政部報告,截至14日12時,各級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災資金537.62億元。 據民政部報告,截至14日12時,全國共接收國內外各界捐贈款物455.78億元,實際到賬437.96億元,已向災區撥付140.58億元。截至14日12時,向災區調運帳篷123.6萬頂,被子478.71萬床,衣物1400.95萬件,燃油100.94萬噸,煤炭215萬多噸。 據住房城鄉建設部報告,截至13日,地震災區過渡安置房已安裝12.61萬套,正安裝3.16萬套,待安裝9萬套,已發運5.56萬套,待發運7.05萬套。 據交通運輸部報告,截至14日12時,公路受損里程累計53288公里,已修通51969公里。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報告,截至14日12時,已有4615個規模以上企業恢復生產,仍有1029個規模以上企業停工。 據電監會報告,截至14日12時,北川、平武、青川、松潘、汶川、臥龍保護區等5縣1區的125個停電鄉鎮中已恢復供電113個。截至14日12時,四川省平武縣因塌方轉為部分恢復供電。
親人,愛人失散!

7,地震發生時有哪些情況

地震前兆指地震發生前出現的異?,F象,巖體在地應力作用下,在應力應變逐漸積累、加強的過程中,會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質發生如地震活動、地表的明顯變化以及地磁、地電、重力等地球物理異常,地下水位、水化學、動物的異常行為等.概括性稱這些與地震孕育、發生有關聯的異常變化現象為地震前兆(也稱地震異常).它包括地震微觀異常和地震宏觀異常兩大類. 人的感官能直接覺察到的地震異?,F象稱為地震的宏觀異常.地震宏觀異常的表現形式多樣且復雜,異常的種類多達幾百種,異常的現象多達幾千種,大體可分為:地下水異常、生物異常、地聲異常、地光異常、電磁異常、氣象異常等.1、地下水異常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異常有發渾、冒泡、翻花、升溫、變色、變味、突升、突降、井孔變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人們總結了震前井水變化的諺語: 井水是個寶,地震有前兆. 無雨泉水渾,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氣泡. 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2、生物異常許多動物的某些器官感覺特別靈敏,它能比人類提前知道一些災害事件的發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預報風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礦井崩塌或有害氣體等等.至于在視覺、聽覺、觸覺、振動覺,平衡覺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輔助判斷作用,對不同的動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隨地震而產生的物理、化學變化(振動、電、磁、氣象、水氡含量異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動物的某種感覺器官受到刺激而發生異常反應.如一個地區的重力發生變異,某些動物可能能過它的平衡器官感覺到;一種振動異常,某些動物的聽覺器官也許能夠察覺出來.地震前地下巖層早已在逐日緩慢活動,呈現出蠕動狀態,而斷層面之間又具有強大的摩擦力,于是有人認為在摩擦的斷層面上會產生一種每秒鐘僅幾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聽覺所能感覺到的低頻聲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聲波才能感覺到,而動物則不然.那些感覺十分靈敏的動物,在感觸到這種聲波時,便會驚恐萬狀,以致出現冬蛇出洞,魚躍水面,豬牛跳圈,狗哭狼吼等異?,F象.動物異常的種類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動物、冬眠動物、魚類等等.地震前動物反應 動物 異常表現 牛、馬、驢、騾 驚慌不安、不進廄、不進食、亂鬧亂叫、打群架、掙斷韁繩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驚跑 動物異?,F象(癩蛤蟆異常)豬 不進圈、不吃食、亂叫亂鬧、拱圈、越圈外逃 羊 不進圈、不吃食、亂叫亂鬧、越圈逃跑、鬧圈 狗 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亂跑亂鬧、叼著狗崽搬家、警犬不聽指令 貓 驚慌不安、叼著貓崽搬家上樹 兔 不吃草、在窩內亂鬧亂叫、驚逃出窩 鴨、鵝 白天不下水、晚上不進架、不吃食、緊跟主人、驚叫、高飛 雞 不進架、撞架、在架內鬧、上樹 鴿 不進巢、棲于屋外、突然驚起傾巢而飛 鼠 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發呆、不怕人、驚恐亂竄、叼著小鼠搬家 蛇 冬眠蛇出洞在雪地里凍僵、凍死,數量增加,集聚一團 魚 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養的魚亂跳,頭尾碰出血,跳出缸外,發出叫聲、呆滯、死亡蟾蜍(癩蛤?。?成群出洞,甚至跑到大街小巷動物反常的情形,人們也有幾句順口溜總結得好: 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著小鼠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躍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家家戶戶都觀察,發現異??靾蟾?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異常反應,如不適季節的發芽、開花、結果或大面積枯萎與異常繁茂等. 地震諺語20首1.響聲一報告,地震就來到. 2.大震聲發沉,小震聲發尖. 3. 響得長,在遠程;響得短,離不遠. 4. 先聽響,后地動,聽到響聲快行動. 5. 上下顛一顛,來回晃半天. 6. 離得近,上下蹦;離得遠,左右擺. 7. 上下顛,在眼前;晃來晃去在天邊. 8.房子東西擺,地震東西來;要是南北擺,它就南北來. 9.噴沙冒水沿條道,地下正是故河道. 10.冒水噴沙哪最多?澇洼堿地不用說. 11. 豆腐一擠,出水出渣;地震一鬧,噴水噴沙. 12. 洼地重,平地輕;沙地重,土地輕. 13. 磚包土坯墻,抗震最不強. 14. 酥在顛勁上,倒在晃勁上. 15. 女兒墻,房檐圍,地震一來最倒霉. 16. 地基牢一點,離河遠一點;墻壁好一點,連結緊一點;房子矮一點,房頂輕一點;布局合理點,樣子簡單點.要想再好點,互相多學點. 17. 地震鬧,雨常到,不是霪來就是暴. 18. 陰歷十五搭初一,家里做活多注意. 19. 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 20. 地下水,有前兆:不是漲,就是落;甜變苦,苦變甜;又發渾,又翻沙.見到了,要報告.為什么?鬧預報.3、氣象異常人們常形容地震預報科技人員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這的確有道理.地震之前,氣象也常常出現反常.主要有震前悶熱,人焦灼煩躁,久旱不雨或霪雨綿綿,黃霧四塞,日光晦暗,怪風狂起,六月冰雹等等. 如: 浮云在天空呈極長的射線狀,射線中心指向的位置就是中心地震的位置,這樣的射線云屆很容易被人們觀察到.4、地聲異常地聲異常是指地震前來自地下的聲音.其聲有如炮響雷鳴,也有如重車行駛、大風鼓蕩等多種多樣.當地震發生時,有縱波從震源輻射,沿地面傳播,使空氣振動發聲,由于縱波速度較大但勢弱,人們只聞其聲,而不覺地動,需橫波到后才有動的感覺.所以,震中區往往有"每震之先,地內聲響,似地氣鼓蕩,如鼎內沸水膨漲"的記載.如果在震中區,3級地震往往可聽到地聲.地聲是地下巖石的結構、構造及其所含的液體、氣體運動變化的結果,有相當大部分地聲是臨震征兆.掌握地聲知識就有可能對地震起到較好的預報預防效果.5、地光異常地光異常指地震前來自地下的光亮,其顏色多種多樣,可見到日常生活中罕見的混合色,如銀藍色、白紫色等,但以紅色與白色為主;其形態也各異,有帶狀、球狀、柱狀、彌漫狀等.一般地光出現的范圍較大,多在震前幾小時到幾分鐘內出現,持續幾秒鐘.我國海城、龍陵、唐山、松潘等地震時及地震前后都出現了豐富多彩的發光現象.地光多伴隨地震、山崩、滑坡、塌陷或噴沙冒水、噴氣等自然現象同時出現,常沿斷裂帶或一個區域作有規律的遷移,且與其他宏觀微觀異常同步,其成因總是與地殼運動密切相關.且受地質條件及地表和大氣狀態控制,能對人或動、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汶川地震前的疑似地光現象目前我們所掌握的地光異常報告,都在震前幾秒鐘至1分鐘左右.如海城地震,瀾滄、耿馬地震等都搜集到了類似的報告.6、地氣異常地氣異常指地震前來自地下的霧氣,又稱地氣霧或地霧.這種霧氣,具有白、黑、黃等多種顏色,有時無色,常在震前幾天至幾分鐘內出現,常伴隨怪味,有時伴有聲響或帶有高溫.7、地動異常地動異常是指地震前地面出現的晃動.地震時地面劇烈振動,是眾所周知的現象.但地震尚未發生之前,有時感到地面也晃動,這種晃動與地震時不同,擺動得十分緩慢,地震儀常記錄不到,但很多人可以感覺得到.最為顯著的地動異常出現于1975年2月4日海城7.3級地震之前,從1974年12月下旬到1975年1月末,在丹東、寬甸、鳳城、沈陽、岫巖等地出現過17次地動.8、地鼓異常地鼓異常指地震前地面上出現鼓包.1973年2月6日四川爐霍7.9級地震前約半年,甘孜縣拖壩區一草坪上出現一地鼓,形狀如倒扣的鐵鍋,高20厘米左右,四周斷續出現裂縫,鼓起幾天后消失,反復多次,直到發生地震.與地鼓類似的異常還有地裂縫、地陷等.9、電磁異常電磁異常指地震前家用電器如收音機、電視機、日光燈等出現的異常.最為常見的電磁異常是收音機失靈,在北方地區日光燈在震前自明也較為常見.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前幾天,唐山及其鄰區很多收音機失靈,聲音忽大忽小,時有時無,調頻不準,有時連續出現噪音.同樣是唐山地震前,市內有人見到關閉的熒光燈夜間先發紅后亮起來,北京有人睡前關閉了日光燈,但燈仍亮著不息. 電磁異常還包括一些電機設備工作不正常,如微波站異常、無線電廠受干擾、電子鬧鐘失靈等

8,關于地震情況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象刮風、下雨、閃電、山崩、火山爆發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 它發源于地下某一點,該點稱為震源(focus)。振動從震源傳出,在地球中傳播。地面上離震源最近的一點稱為震中,它是接受振動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動是地震最直 觀、最普遍的表現。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地震是極其頻繁的,全球每年發生地震約500萬次,對整個社會有著很大的影響。 四川地震產生的原因咱們再好好分析一下:嘿嘿,接著往下看—— 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俯沖,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質向東緩慢流動,在高原東緣沿龍門山構造帶向東擠壓,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剛性地塊的頑強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積累,最終在龍門山北川——映秀地區突然釋放。 逆沖、右旋、擠壓型斷層地震。發震構造是龍門山構造帶中央斷裂帶,在擠壓應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東逆沖運動;這次地震屬于單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東遷移,致使余震向北東方向擴張;擠壓型逆沖斷層地震在主震之后,應力傳播和釋放過程比較緩慢,可能導致余震強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 是淺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屬于深板塊邊界的效應,發生在地殼脆——韌性轉換帶,震源深度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壞性巨大。 專家表示,全球7級以上地震每年18次,8級以上1-2次。我國受印度板塊和太平洋板塊推擠,地震活動比較頻繁。張國民說,從大的方面來說,汶川地震處于我國一個大地震帶--南北地震帶上,中部地區的中軸地震帶位于經度100度到105度之間,涉及地區包括從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屬于我國的地震密集帶。從小的方面說,汶川又在四川的龍門山地震帶上。因此,這里發生地震的幾率較高 據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民介紹,這次汶川發生地震是我國大陸內部地震,屬于淺源地震,其破壞力度較大。張國民說,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為淺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淺源地震大多發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圍內,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達到650公里左右。其中,淺源地震的發震頻率高,占地震總數的70%以上,所釋放的地震能占總釋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災害的主要 制造者,對人類影響最大
地震就是地球打噴嚏了啊

9,地震等級及現象

地球上的地震有強有弱。用來衡量地震強度大小的尺子有兩把,一把叫地震震級;另一把叫地震烈度。舉個例子來說,地震震級好象不同瓦數的日光燈,瓦數越高能量越大,震級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對同一盞日光燈來說,距離日光燈的遠近不同,各處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樣。 地震震級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種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它是根據地震時 釋放能量的多少來劃分的,震級可以通過地震儀器的記錄計算出來,震級越高,釋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國使用的的震級標準是國際通用震級標準,叫“里氏震級”。各國和各地區的地震分級標準不盡相同。 ◢一般將小于1級的地震稱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級,小于3級的稱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級,小于4.5級的稱為有感地震 ◢大于、等于4.5級,小于6級的稱為中強震 ◢大于、等于6級,小于7級的稱為強震 ◢大于、等于7級的稱為大地震 ◢8級以及8級以上的稱為巨大地震。 迄今為止,世界上記錄到最大的地震為8.9級,是1960年發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壞的程度。對同一個地震,不同的地區,烈度大小是不一樣的。距離震源近,破壞就大,烈度就高;距離震源遠,破壞就小,烈度就低。 ◢小于三度:人無感受,只有儀器能記錄到; ◢三度:夜深人靜時人有感受; ◢四—五度:睡覺的人驚醒,吊燈擺動; ◢六度:器皿傾倒、房屋輕微損壞; ◢六—七度:房屋破壞,地面裂縫; ◢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壞嚴重; ◢十—十二度:毀滅性的破壞。
你好,朋友,參考資料如下,ⅰ度; 無感,僅儀器能記錄到; ⅱ度; 個別敏感的人在完全靜止中有感; ⅲ度; 室內少數人在靜止中有感,懸掛物輕微擺動; ⅳ度; 室內大多數人,室外少數人有感,懸掛物擺動,不穩器皿作響; ⅴ度; ⅵ度; ⅶ度; ⅷ度; 室外大多數人有感,家畜不寧,門窗作響,墻壁表面出現裂紋 人站立不穩,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簡陋棚舍損壞,陡坎滑坡; 房屋輕微損壞,牌坊,煙囪損壞,地表出現裂縫及噴沙冒水; 房屋多有損壞,少數破壞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地震時,房屋震動搖晃,會造成人們情緒非常緊張和恐懼,行動慌亂,本能地跑出室外。但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遠處地震波及或小地震是不會造成房屋倒塌,所以不用跑;而發生大地震時,房屋搖晃很強烈,站也站不穩,想跑也跑不動。所以,首先應根據感覺到的震動情況,迅速判斷一下地震的大小、遠近。近距離的大震時,我們感到地面是劇烈地上下跳動及左右晃動,人們不能走動,甚至不能站穩;近距離的小震時,地面跳動及左右晃動的程度較輕;遠距離的大震波及時,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動,過了幾秒鐘才感到左右晃動;遠距離的小震波及時,只感到地面輕微地左右晃動。 因此,地震發生時,如果感覺得房子只搖動幾下,表明是遠處地震波及或小地震,就不用理它;而感覺得房子搖動強烈,搖搖欲墮,表明是大地震,就應迅速到就近堅實的家具下,或跨度小的地方暫避,震后再迅速到室外安全的地方。

10,地震時會出現什么狀況

出現生物異常: 許多動物的某些器官感覺特別靈敏,它能比人類提前知道一些災害事件的發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預報風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礦井崩塌或有害氣體等等。至于在視覺、聽覺、觸覺、振動覺,平衡覺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輔助判斷作用,對不同的動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隨地震而產生的物理、化學變化(振動、電、磁、氣象、水氡含量異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動物的某種感覺器官受到刺激而發生異常反應。如一個地區的重力發生變異,某些動物可能能過它的平衡器官感覺到;一種振動異常,某些動物的聽覺器官也許能夠察覺出來。地震前地下巖層早已在逐日緩慢活動,呈現出蠕動狀態,而斷層面之間又具有強大的磨擦力,于是有人認為在磨擦的斷層面上會產生一種每秒鐘僅幾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聽覺所能感覺到的低頻聲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聲波才能感覺到,而動物則不然。那些感覺十分靈敏的動物,在感觸到這種聲波時,便會驚恐萬狀,以致出現冬蛇出洞,魚躍水面,豬牛跳圈,狗哭狼吼等異?,F象。動物異常的種類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動物、冬眠動物、魚類等等。 地震前動物反應 動物 異常表現 牛、馬、驢、騾 驚慌不安、不進廄、不進食、亂鬧亂叫、打群架、掙斷韁繩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驚跑 豬 不進圈、不吃食、亂叫亂鬧、拱圈、越圈外逃 羊 不進圈、不吃食、亂叫亂鬧、越圈逃跑、鬧圈 狗 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亂跑亂鬧、叼著狗崽搬家、警犬不聽指令 貓 驚慌不安、叼著貓崽搬家上樹 兔 不吃草、在窩內亂鬧亂叫、驚逃出窩 鴨、鵝 白天不下水、晚上不進架、不吃食、緊跟主人、驚叫、高飛 雞 不進架、撞架、在架內鬧、上樹 鴿 不進巢、棲于屋外、突然驚起傾巢而飛 鼠 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發呆、不怕人、驚恐亂竄、叼著小鼠搬家 蛇 冬眠蛇出洞在雪地里凍僵、凍死,數量增加,集聚一團 魚 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養的魚亂跳,頭尾碰出血,跳出缸外,發出叫聲、呆滯、死亡 蟾蜍(癩蛤?。?成群出洞,甚至跑到大街小巷
地震現象   地震發生時,最基本的現象是地面的連續振動,主要是明顯的晃動。   極震區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動之前,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這是因為地震波從地內向地面傳來,縱波首先到達的緣故。橫波接著產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動,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時,最大的晃動持續了3分鐘。地震造成的災害首先是破壞房屋和構筑物,造成人畜的傷亡,如1976年中國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員傷亡慘重。   地震對自然界景觀也有很大影響。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現斷層和地裂縫。大地震的地表斷層常綿延幾十至幾百千米,往往具有較明顯的垂直錯距和水平錯距,能反映出震源處的構造變動特征(見濃尾大地震,舊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斷裂都直接與震源的運動相聯系,它們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響。特別是地表沉積層較厚的地區,坡地邊緣、河岸和道路兩旁常出現地裂縫,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側沒有依托的條件下晃動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動使表土下沉,淺層的地下水受擠壓會沿地裂縫上升至地表,形成噴沙冒水現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觀,或隆起,或沉降。使城鄉道路坼裂、鐵軌扭曲、橋梁折斷。在現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電纜被切斷造成停水、停電和通訊受阻。煤氣、有毒氣體和放射性物質泄漏可導致火災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災害。在山區,地震還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鎮的慘劇。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

11,中國最近幾年的地震

這樣的現象經過一定周期之后,會慢慢變得越來越少,地質結構會更加的穩定.
汶川 玉樹 云南
1、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8.9級(又有報為9.5級)。發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發海嘯及火山爆發。此次地震共導致5000人死亡,200萬人無家可歸。此次地震為歷史上震級最高的一次地震?! ?、印度尼西亞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9.0級,發生在位于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上的亞齊省。地震引發的海嘯席卷斯里蘭卡、泰國、印度尼西亞及印度等國,導致約30萬人失蹤或死亡。   3、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8.8級。此次引發海嘯,導致125人死亡,財產損失達3.11億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區、加拿大育空地區及哥倫比亞等地都有強烈震感?! ?(并列)、厄瓜多爾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級,發生在厄瓜多爾及哥倫比亞沿岸。地震引發強烈海嘯,導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圣-費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并列)、智利大地震(2010年2月27日)里氏8.8級?! ?、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8.7級,發生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亞島及烏那克島附近海域。地震導致休眠長達200年的維塞維朵夫火山噴發,并引發15米高的大海嘯,影響遠至夏威夷島?! ?、(并列)俄羅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里氏8.7級。此次地震引發的海嘯波及夏威夷群島,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并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級,震中位于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海域,離三個月前發生9.0級地震位置不遠。目前已經造成1000人死亡,但并未引發海嘯?! ?、(并列)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級。地震引發高達10.7米的海嘯,席卷了整個舒曼雅島?! ?0、中國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5級。2000余座房屋及寺廟被毀。印度雅魯藏布江損失最為慘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0、(并列)俄羅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級,發生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 ?0、(并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1938年2月3日):里氏8.5級,發生在印度尼西亞班達附近海域。地震引發海嘯及火山噴發,人員及財產損失慘重?! ?0、(并列)俄羅斯千島群島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里氏8.5級,并波及日本及俄羅斯等地?!  袷澜缯鸺壸畲蟮氖?960年5月22日的智利8.9級地震  ●中國震級最大的是1950年8月15日的西藏8.5級地震 近兩年地震情況: 2008年5月12日中國四川汶川8.0級地震 2009年9月2日 印尼7.3級地震 2010年1月13日海地7.3級地震 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級地震 2010年4月14日玉樹7.1級地震 2010年5月9日13時59分蘇門答臘北部發生7.4級地震 2010年5月28日1時14分瓦努阿圖發生7.0級地震 2010年6月13日3時26分尼科巴群島發生7.6級地震 2010年6月16日11時16分印度尼西亞發生7.0級地震 2010年7月18日21時4分新不列顛地區發生7.2級地震 2010年7月18日21時35分新不列顛地區發生7.0級地震 2010年7月24日6時51分棉蘭老島附近海域發生7.2級地震 2010年7月24日7時15分棉蘭老島附近海域發生7.1級地震 2010年8月10日13時23分瓦努阿圖發生7.4級地震 2010年8月12日19時54分厄瓜多爾發生7.1級地震 2010年8月14日5時19分馬里亞納群島發生7.0級地震 2010年9月4日0時35分新西蘭發生7.2級地震 2010年10月22日1時53分加利福尼亞灣發生7.0級地震 2010年10月25日22時42分蘇門答臘西南發生7.3級地震 2010年12月22日1時19分小笠原群島地區發生7.4級地震 2010年12月25日21時16分瓦努阿圖發生7.6級地震 2011年1月1日17時56分阿根廷發生7.1級地震 2011年1月3日4時20分智利中部發生7.1級地震 2011年1月14日0時16分洛亞爾提群島地區發生7.2級地震 2011年1月19日4時23分巴基斯坦發生7.1級地震 2011年3月9日10時45分日本本州東海岸近海發生7.3級地震 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本州東海岸附近海域發生8.6級地震 2011年3月11日14時25分日本本州東海岸附近海域發生7.3級地震
你可以去看看美國豎琴計劃。

文章TAG:地震情況地震  情況  具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