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迪拜克·阿瓦孜拜克守護2000平方公里范圍內牧民的安全——
高原上的“帳篷片警”
工人日報記者周倩
在氣候惡劣、空氣稀薄的帕米爾高原,有一位從警21年,長期堅守高原,服務轄區群眾的片警。他就是那迪拜克·阿瓦孜拜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公安局班迪爾派出所教導員、二級警長。
2012年以來,他被授予“最美奮斗者”“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自治區第三屆道德模范”“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先進個人”“全疆優秀人民警察”等稱號,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1次。
“有了他,我們睡覺都踏實”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地處帕米爾高原西部,那迪拜克所在的班迪爾派出所距離縣城有48公里,派出所轄區面積超過2000平方公里,分散居住著數百戶牧民,派出所距離最遠的農戶家有86公里。
2011年初,班迪爾鄉派出所決定在大山深處的波斯特班迪爾村和新迪爾村成立警務室,從那時起,那迪拜克就成了這里的片警。
警務室成立之初,沒有辦公場地,那迪拜克就寄住在牧民家中。為了不打擾牧民,他白天下轄區熟悉情況、巡邏檢查,直到晚上睡覺時才“悄悄”回到牧民家。時間久了,怕打擾牧民,在征得領導同意后,他在兩村之間搭建起一個簡易帳篷,當作臨時辦公場地。
帳篷警務室建成后,那迪拜克白天走訪,夜里巡邏,渴了就在雪地里抓一把雪含在嘴里,累了就躺在冰冷的石頭上瞇一小會兒。這期間,那迪拜克得了兩次重感冒,有一次重感冒引發肺氣腫,多虧搶救及時,才保住了他的性命。
就這樣,他在海拔3400多米的高原帳篷里一待就是16個月。
治安防控是警務工作重中之重,針對轄區流動人口多的特點,他細化流動人口登記服務。在轄區內人口相對集中的地點,設置了3處“治安情況通報欄”,定時張貼治安預警信息、告居民書等宣傳內容。
他推出白天重在“看”、晚上重在“巡”、深夜重在“守”的24小時全天候防范模式,轄區盜竊案件大幅下降,村民之間的矛盾糾紛也少了。許多居民稱贊說:“那迪拜克真心實意地為牧民辦實事,有了他,我們睡覺都踏實!”
如今的班迪爾派出所轄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水泥路、自來水、新房子、電視機,比比皆是?!艾F在吃得飽、穿得暖,生活越來越好了?!泵看温牭嚼先藗冎v述自己親歷的變化,那迪拜克都非常感動,“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是我作為一名邊疆警察最大的幸福?!?/p>
“有困難找那迪拜克”
做群眾工作,需要耐心和愛心。那迪拜克把群眾工作比喻成一杯茶,“茶泡得越久,品起來越清香,做派出所民警,和農牧民心貼得越近,工作就越順暢?!痹谀陱鸵荒?、日復一日的工作中,他把自己“沉淀”成了一杯“陳年好茶”。
轄區居民,無論年齡和民族,凡是找上門來請他幫忙辦事,他都會盡心盡力地認真對待。辦理好二代居民身份證后,他會給農牧民上門送證;路上巡邏時,看見誰家門沒鎖,他會找來鎖頭幫忙鎖上。時間久了,轄區農牧民覺得那迪拜克平易近人,家長里短的事都來找他評理和調解。
群眾的信任使他與百姓如親朋一般,轄區內每家每戶的情況,他都了如指掌,誰家有孤寡老人需要特殊照顧,誰家有困難需要及時幫助,甚至連誰家的電路老化存在隱患,誰家院子里的柴火堆在哪兒,他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賬。
處理糾紛時,他認真傾聽當事人意見,用法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雙方心服口服;面對群眾求助,他想盡一切辦法,盡可能地幫助群眾解決問題。轄區群眾都記得他鄭重的承諾:“有困難找那迪拜克,隨叫隨到?!?/p>
守衛祖國的邊境安全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那迪拜克被授予“最美奮斗者”稱號,從北京參加國慶觀禮活動回到帕米爾高原,他當起了宣講員,穿梭在學校和牧場之間,宣傳黨的政策和國家發展成就。
這些年,在高寒缺氧的雪域高原駐守國門,他與家人聚少離多,常常照顧不上妻兒老小。面對父母、妻子的埋怨和孩子的不解,他總是說:“塔什庫爾干縣盡管偏遠,但只要是中國的土地,在中國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要有中國警察來堅守?!?/p>
北京首都的警察很光榮,因為他們保衛著中國的心臟,而那迪拜克的工作同樣也很光榮,因為他保衛著中國邊境的安全。
《工人日報》 2022年05月09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