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了荒漠 富了口袋
二師鐵門關市防沙治沙助力生態經濟雙贏
烏魯木齊訊(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素凡 通訊員嚴君峰) 時下,走進二師鐵門關市三十八團梭梭接種肉蓯蓉種植基地,肉蓯蓉花開正好,一片片紫色的花瓣包裹著黃色卷曲的花蕊,在漠漠黃沙中呈現出勃勃生機。
“過去誰能想到還能在沙漠里掙錢!”看著一片片長勢良好的梭梭林迎風搖曳,三十八團八連肉蓯蓉種植戶寇新軍高興地說。
2017年,寇新軍來到八連種植肉蓯蓉,今年,為多一份收入,他在地頭放置了蜂箱,利用蜜蜂采花蜜??苄萝娬f:“在這里養蜜蜂,能有效促進肉蓯蓉生長,提高梭梭與肉蓯蓉的接種率。同時,產出的肉蓯蓉花蜜,具有滋陰補肺的功效,非常受消費者歡迎?!?/p>
近年來,二師鐵門關市黨委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鼓勵沿沙漠周邊團鎮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沙產業,持續加大沙化土地綜合治理力度?!笆濉逼陂g,二師鐵門關市持續開展國土綠化,筑牢防沙治沙綠色屏障,新建農田防護林0.58萬畝、新建道路林0.19萬畝、新建防風基干林0.7萬畝、退耕還林6.91萬畝、封沙育林18.5萬畝。目前,二師鐵門關市已建成了生態林、經濟效益林、道路林、農田防護林、居民綠化林“五道生態屏障”。
為促進織綠與致富并舉,治沙與治窮共贏,二師鐵門關市以科技為先導,因地制宜種植紅柳、黑枸杞、梭梭、肉蓯蓉等生態經濟兼用樹種,將防沙治沙與發展特色林果業相結合,讓茫茫沙漠綠起來的同時,也讓職工富了起來。2016年,三十八團引進了梭梭種植技術,引導部分職工在團場西側6000余畝沙地上種植梭梭并嫁接肉蓯蓉。經過幾年發展,種植技術不斷成熟,預計今年肉蓯蓉每畝產值可達2000余元,年總產值達到1200余萬元。
二師鐵門關市沙化趨勢得到遏制、沙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沙塵天氣持續減少,森林植被覆蓋率從2015年的18.72%增加到2020年末的19.86%,職工群眾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轉變。
《兵團日報》(2022年04月24日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