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四團職均收入12.5萬元,涌現5個“億元連”——
改革紅利托起“穩穩的幸?!?/strong>
10月14日,一八四團職工駕駛收割機采收辣椒。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實施后,一八四團調整種植結構,采取“企業+基地+職工”模式,發展特色種植產業,促進職工增收。
10月13日,一八四團職工在采摘辣椒。兵團日報記者陳洋 攝
兵團日報和布克賽爾10月15日訊(記者陳洋 駐十師記者站樊曉麗)農業職工職均收入12.5萬元!有5個連隊產值過億元!10月12日,十師一八四團黨委書記、政委陳強用兩個數字表達心中的喜悅,生動詮釋團場綜合配套改革釋放的紅利。
金秋時節,一八四團到處一片豐收的景象。棉花白、辣椒紅、葫蘆瓜金燦燦;蘋果甜、梨子香、田野流金淌蜜,采棉機、辣椒收割機、拉運機車轟鳴,職工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實施以來,一八四團全面落實各項改革政策,有效激發了連隊“兩委”成員和職工的干勁,今年多種作物產量再創新高:食葵單產350公斤、棉花單產520公斤、辣椒單產700公斤,均為全師最高。
該團統計部門數據顯示,一八四團8個農業連隊中,今年有5個連隊產值突破億元大關,其中三連為1.15億元、四連為1.26億元、五連為1.2億元、六連為1.16億元、九連為1.76億元,僅按大田收入計算,全團農業職工職均收入達12.5萬元。
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實施以來,一八四團嚴格落實取消“五統一”、賦予職工自主經營權等各項改革政策,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農機補貼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極大調動了職工的生產積極性,為團場發展帶來勃勃生機。同時,為使職工在農業生產各環節都能得到優質服務,各連隊“兩委”成員主動適應團場綜合配套改革要求,幫助職工聯系農資、管理作物、尋找銷路;從春播到秋收,各連隊“兩委”成員奔波在田間地頭,幫助大家解決困難,成為促進職工增收的“服務員”。
一八四團是兵團邊境團場之一,近年來,該團不斷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新技術推廣力度,相繼建成10萬畝高緯度植棉區、6萬畝辣椒種植基地、2萬畝制種玉米種植基地和8萬畝食葵種植基地,農業生產呈現出規模大、效益好等特點,連隊職工實實在在享受到了改革帶來的紅利,履行民兵義務積極性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