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改革之筆,描畫最美秋色
葉爾羌河畔,胡楊金黃,加之河中倒影,美得好似一幅油畫。
在三師四十八團職工眼里,最美的秋色是棗園豐收,是改革的好政策成就了豐收的好年景。望著晾曬場上一片連著一片的干棗,紅得那樣耀眼嬌艷。該團六連職工吳明宇說:“今年棗子豐收了,家庭收入比往年增加了不少?!?/p>
進入11月份,便迎來一年的紅棗收獲季,棗子成熟了壓彎了枝頭,就像是一顆顆紅的“瑪瑙”綴滿枝條?!敖衲陾椬觾r格不錯,差不多8元至10元一公斤?!眳敲饔钜贿呎f著,一邊揮起長桿打棗,紅棗便像冰雹似的從樹上落下來。
這兩天,來團場收購紅棗的疆內外客商漸漸多起來,有陸續從江蘇、河南、河北等地趕來的散商,也有來自葉河源果業、天昆百果等大企業的收購商,棗子直接在晾曬場被裝箱運走。紅棗銷售的熱鬧場景,見證著改革帶來的新變化。
吳明宇說:“取消‘五統一’后,紅棗自主銷售,收購商誰家給的價格高,就賣給誰。連隊‘兩委’幫助我們職工整理曬場,跟收購商談價格,為我們更好地選擇買家提供服務?!?/p>
“為解決職工紅棗晾曬難的問題,今年連隊免費為職工提供晾曬場地,集中堆放。既方便拉運,又能吸引客商?!绷B黨支部書記馬福巖介紹,數日來,連隊“兩委”成員奔走在地頭,幫助職工及時翻曬、協調拉運車輛,挑出不合格的棗,把好質量關。為保障職工利益,連隊嚴格落實外來收購商備案制度,確保收購款能如期兌現。
“四十八團有機干棗”以口感香甜、皮薄肉厚的品質多次獲得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還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今年,四十八團種植紅棗面積5.5萬畝,預計總產量3.3萬噸,較去年增產5000噸。
“四十八團的紅棗經過自然風干,糖分自然凝結,大小均勻,無論是在品相上還是在口感上都特別好,在內地市場上十分受歡迎。去年我在四十八團總共收購紅棗800噸,回去進行深加工,今年又來了?!焙笔】蜕虅⒃秸f。
馬福巖說:“改革后,職工的自主意識增強,種地熱情高漲,在病蟲害防治、灌溉、施肥方面更加精打細算,算明白賬。僅六連的紅棗產量就由去年的2800噸提高到3200噸,一級果的占比增長10%?!?/p>
“直接對接市場,職工思想觀念轉變很大。市場意識、質量意識、品牌意識大大增強。在紅棗栽培管理過程中,更加注重從源頭抓起,全程管理更用心,施用有機肥,提升紅棗口感和品質?!瘪R福巖接著說。
對比收購商的報價之后,吳明宇最終決定在等級、除雜、水分、包裝等同等條件下,優先把紅棗賣給連隊的“綠之源”農業合作社 ?!凹尤牒献魃绾?,好處太多了。銷路不用愁,生產成本也大大降低了?!眳敲饔罱忉屨f。
今年,吳明宇在連隊“兩委”鼓勵下,加入“綠之源”農業合作社。他和妻子種有80畝棗園,今年開春時,需要投入5萬元購買農資,可是一時湊不齊這么多錢,便找到連隊“兩委”幫忙。馬福巖不僅提供了擔保,還協調“綠之源”農業合作社出資借錢,解了吳明宇的心頭難事。
和吳明宇一樣,連隊八成以上的職工加入“綠之源”農業合作社。連隊“兩委”和合作社共同組織職工開展春季、夏季果樹枝條修剪技術培訓,改變施肥方式,平均每畝節約用肥成本800元,還帶領幾批職工赴阿克蘇等地學習提升紅棗種植技術。春耕時節,合作社主動為職工選擇資質可靠的農資供應商,集體下訂單,集中采購農資,大大降低了農資成本。
“改革帶來新希望,邊疆風光也能賽江南?!眳敲饔钚χf。